网易汽车4月29日报道
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,在热闹的氛围里,荣威却显得格外冷静。
没有过多喧闹,也没有堆砌噱头,荣威以“体面、超值、信赖”三大核心价值为锚点,携手约瑟夫·卡班带来全新概念车,以及联合火山引擎AI技术,去重新定义“国民好车”,从设计到技术、从智能到安全,践行全面平权。
不难发现,荣威正在悄悄做一次全面转型。
本届上海车展,荣威想要回答一个并不时髦的问题——
在卷到极致的新能源市场里,中国家庭真正需要的车,应该是什么样子?
在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看来,在当下这个竞争极度激烈的阶段,荣威更关注的,是“守住自己节奏,清晰理解客户需要什么”。
01慢与快之间,荣威有自己的节奏
在2025年,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谁的续航更长,谁的智能化更强。随着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理性和多元化,车企们开始更加关注如何在长期的使用场景下,提供更稳定、更舒适的驾驶体验。
虽然技术参数的重要性依然不容忽视,但随着市场的成熟,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于参数,而是看重实际使用中的舒适度、便捷性和可靠性。
“荣威不再追求车展上最热闹的位置,我们在意的是三年后、五年后,用户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做什么。”钱漾说道。
在谈到荣威的研发理念时,钱漾强调了对用户需求的理解,“我们认为,产品开发的根本是要服务于用户的实际需求,而不是单纯为追求某个指标去做设计。”
钱漾坦言,如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要求越来越务实了,不再只看参数亮眼,而是关注“能不能跑得远”、“补能方便不方便”、“用起来是不是顺手”。荣威也在产品开发中减少了无谓堆料,更多聚焦在电池安全性、驾驶质感、舒适空间等用户长期能真实感知的维度上。
在外界争相谈论智能化、智驾领先时,荣威选择了另一个起点:回到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。从展区到产品,荣威想展示一种态度:今天的车市竞争,不是谁卷得最猛,而是谁能留下来。
“市场进入深水区,噱头和短期胜利很容易,难的是体系能力的积累。荣威必须学会对喧闹保持定力。”钱漾说道。
这一“冷静”首先体现在产品策略上。面对竞品扎堆的智能化与参数内卷,荣威纯电D6以“反向虚标”的续航达成率、低能耗和72.8%的得房率,直击家庭用户对“真实续航”的焦虑。钱漾直言:“与其跟风堆砌华而不实的功能,不如把基础体验做到极致——这才是家庭用户真正的‘痛点’。”
此外,车展期间,荣威首次将“工厂直播”搬进展台。通过实时连线四大生产基地,向观众展示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生产流程。“消费者对技术的信任源于透明。”钱漾解释,“我们不仅要讲参数,还要让他们看到技术落地的过程。”这一策略成效显著——车展期间荣威新媒体互动量同比增长120%,直播观看人次突破500万。
显然,对于正在重塑中的荣威来说,比起流量,他们更在乎的是未来。
在外界纷纷追求“快”的时候,荣威选择了慢,选择了回到研发基本功。这种耐心,在今天这个行业周期里,并不多见。
02热闹背后,荣威在修炼内功
“过去几年,荣威的品牌声量确实面临了一些挑战,但这段经历反而让我们更清醒。”钱漾毫不避讳谈及品牌的困境。在他看来,问题的核心在于“未能精准捕捉家庭用户需求的变化”:“过去车企总强调参数竞争,但家庭用户要的是综合体验——颜值、空间、安全、续航,这些‘传统要素’反而成了新蓝海。”
这一反思直接体现在荣威纯电D6的定位上。作为荣威2025年的战略车型,荣威纯电D6瞄准了长期被合资燃油车垄断的10万级家轿市场。钱漾用“油车终结者”来形容:“马路三大妈(朗逸(参数丨图片)、轩逸、卡罗拉)月销七八万,但电车在这一市场仍无爆款。荣威纯电D6要用越级技术和务实定价,终结‘油电差价’的认知惯性。”
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,“十万级电动家轿”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。但这个品类真正实现产品成熟、用户认可的节点,似乎仍未真正到来。
为了支撑这一目标,荣威在营销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钱漾主导的“端到端”体系,将产品定义、内容传播、获客转化和销售交付整合为闭环。他透露,荣威新媒体线索占比已接近50%:“我们建立了‘1+4+8+N’的直播矩阵,通过工厂直播、区域化内容和大数据运营,让用户直观感受产品价值。”
面对“荣威品牌信心不足”的质疑,钱漾的回应颇具韧性:“品牌美誉度靠产品一点点积累。荣威纯电D6发布后,经销商信心指数和进店量明显提升——当用户发现10万级车也能拥有20万级的品质,品牌的信任纽带自然重建。”
表面上看,荣威的节奏似乎“慢了一拍”,但实际上,这背后是一场更大幅度的系统调整。
产品端之外,荣威正在重塑新能源全链路体系。钱漾多次提到,新能源车企真正的竞争力,不是发布会上宣布了什么炫技功能,而是体系力的厚度,包括供应链保障、研发响应速度、售后服务能力、能源补给网络完整性。
以混动技术为例,荣威自研的DMH系统并非一蹴而就。过去两年,上汽在混动专用平台、发动机、变速器、电池管理系统策略等方面,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和测试周期。荣威也通过D7 DMH这款车,将这一整套体系的稳定性推向市场验证。
荣威的冷静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上,还体现在渠道与用户运营的转型上。
钱漾透露:“我们在渠道体系上进行了一次大的变革,目的是让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更加紧密、更直接。” 荣威正在减少传统4S店的单一依赖,提升直营店和城市综合体体验店的比例,同时强化服务体验的标准化和数字化。以往传统经销商重视单车销售利润,现在荣威则更希望通过直营店和体验中心布局,把用户体验拉齐到统一标准。尤其在新能源车售后端,荣威设定了明确的交付时限、透明维保、远程诊断等服务标准,意在提升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。
在钱漾看来,这种体系搭建不像发布一款爆款车那样容易制造流量,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,“体系稳定的公司,才有可能活下来”。荣威已经做好了“持久战”的准备。
不只是卖车,更是围绕用户的长期运营,这种从产品到服务的整体转型,让荣威的“冷静”有了更加立体的支撑。
03讲一个更真实的自己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车企正在集体经历一场身份转型。过去是制造商,现在必须成为服务商、体验商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荣威选择的是一种更克制、更真实的表达方式。
“品牌焕新不是一场发布会就能完成的战役,而是一场以十年为单位的马拉松。”钱漾如此定义荣威的品牌重塑逻辑。
荣威并不想靠噱头打动用户,而是重新审视人与车之间的关系。钱漾提到,新能源车从来都不是参数的简单叠加,而是一个生活场景的整体体验够不够“体面”。
车展上,荣威品牌日的重头戏是全球设计大师约瑟夫·卡班操刀的“明珠”概念车。这款车型以珍珠为灵感,融合东方美学与智电设计语言,成为荣威“体面”价值的具象化表达。在钱漾看来,“设计平权”的本质是让高端设计褪去浮夸,回归生活场景。
“比如MPV的后排空间是否能让老人舒展双腿?家轿的储物格是否够孩子放玩具?这些细节才是‘体面’的根基。”
品牌沟通层面,荣威也收敛了。比起炒作智能驾驶、硬吹智能座舱,荣威更愿意用产品本身逐步构建用户信任感——一辆耐久可靠、使用方便、维保透明的新能源车,比任何广告词都更有说服力。“有些体验,不是做出来给展台看的,是要在用户每一天的使用中真正体现出来。”钱漾说。
对于销量层面,钱漾表现出清醒的认知:“销量是用户用钱包投票的结果。荣威更关注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运营——从购车到售后,每个环节都成为品牌信赖感的加分项。”他透露,继荣威纯电D6之后,荣威将推出覆盖10万-30万价格带的多款车型,但“绝不会为了上量牺牲品质”。
04时间会给出答案
在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,喧嚣成了常态,爆款叙事随时可能生变。但从长期来看,这个市场真正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。荣威没有选择迎合短期流量逻辑,没有盲目跟风所谓的新叙事,而是回到基本功,做扎实产品,搭稳定体系,用真实可感知的体验与用户建立关系。
从上海车展的热闹展台,到深夜会议室里的战略推演,荣威的转型始终围绕一个朴素的逻辑:在喧嚣中修炼内功,在长跑中重建信任。
正如钱漾所言:“真正的品牌重塑,不是追逐潮流,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——热闹终会散去,但扎实的基本功和用户信赖,才是穿越周期的底气。”
这种冷静的节奏,在当下的车展氛围中并不占便宜,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每一次大洗牌之后,留下来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,而是最能熬得住的。
因为时间,总会给出答案。
热门推荐
全部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