蔚来李斌的"十年磨一剑" 从看得见 到看不见

汽车小艾灵 2025-04-27 收藏 0 评论 0

网易汽车4月27日报道 4月23日,2025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开幕。在蔚来展台,一场媒体发布会吸引了大量目光:NIO蔚来、ONVO乐道、firefly萤火虫,三个品牌11款车型、12项全栈技术,首次集体亮相。

发布会后,李斌稍作休整,接受了小范围的专访。相比之前发布会上密集的数据和技术名词,这次面对面交流中的李斌,显得更轻松,也更坦率。



站在十年节点上的李斌


2025年,是蔚来成立第十个年头,也是李斌重新审视自己、重新审视蔚来的时间节点。

过去十年,蔚来做了很多能看到的东西。未来,李斌希望公司做更多看不见的东西。

所谓“看不见的”,在李斌口中,具体指向了智能汽车的“新三大件”:智驾芯片、全域操作系统、智能底盘。“这三个东西,决定了智能汽车的体验上限和安全上限。”李斌反复强调。

他深知,汽车行业正在从“拼表面参数”转向“卷底层能力”。而蔚来,必须要在下一阶段的智能化竞争中,构筑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。



新三大件: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


智驾芯片、全域操作系统、智能底盘。

这些对消费者而言难以直观看到的技术,在李斌看来,却是未来智能汽车最关键的价值锚点。

在本届上海车展现场,蔚来展出了自研的神玑NX9031芯片——全球首款量产上车的车规级5纳米智驾芯片。单颗算力可抵4颗英伟达Orin X,每台蔚来ET9参数图片)上搭载两颗。


“去年蔚来创新科技日,我展示的是一颗,今年展示的是两颗。”李斌笑着回忆,“因为每辆ET9都上了两颗,抵8颗Orin X。”

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,NX9031带来的不仅是算力的提升,更是数据闭环、毫秒级热备、整车级冗余的实现。这是李斌口中的“系统性安全”的基础。

全域操作系统Sky·OS,则是打通底盘、座舱、智驾所有模块的“神经中枢”,能在100Hz的频率下实时调度,智能底盘可以做到每秒1000次主动调整,让5.3米长的ET9灵动如小车。


在李斌看来,这些“技术底座”,决定了智能汽车最终的产品体验,而不是简单叠加外部配置。

蔚来花了十年,打磨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底层能力。


低调的全球化,加速的体系化


谈及未来,李斌并没有过多渲染梦想,而是更关注体系建设和节奏控制。

2025年起,蔚来在全球市场的策略将发生重要变化:从直营为主,转向“本地合作伙伴制”,以应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。

今年,蔚来计划进入2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。其中,firefly萤火虫将覆盖16个国家,并推出蔚来首款右舵版车型,布局英国、新加坡等市场。

李斌强调,全球化,是长期的、本地化的持续作战。


这种对体系建设的重视,也贯穿在蔚来三品牌的协同之中。NIO蔚来、ONVO乐道,还是firefly萤火虫,背后共享的,都是统一的技术底座,包括NX9031芯片、Sky·OS系统、电驱平台与换电网络。

李斌指出,真正的协同不是表面联动,而是底层技术的深度复用,是体系上的统一。



从看得见,到看不见


如果说过去的十年,蔚来用ES8、ES6、EC6、ET7、ET5等车型,让用户看到了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样子,那么未来十年,蔚来希望让用户感受到的是——那些“看不见的能力”。

李斌清楚,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深水区。卷硬件、卷参数的阶段已告一段落,真正决定差异化竞争的,是底层系统、数据闭环和全栈自研能力。

在他看来,表面配置可以被快速模仿,唯有底层能力才能真正拉开差距。

这也是为什么,蔚来宁可在芯片、操作系统、智能底盘这些极其“慢”和“重”的领域投入巨资,而不是只堆叠智能座舱、炫目大屏这些短期可见的卖点。

李斌承认,当前的市场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激烈,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。但蔚来不会因焦虑而“走捷径”,而是坚持打磨自身的基本盘,保持耐心,把基础打牢。



写在最后


专访结束时,李斌简单收拾了下材料,匆匆赶往下一场活动。他的步伐很快,背影却显得更加沉稳。

十年里,蔚来经历过爆发,也经历过至暗时刻。如今的李斌,看起来少了些锋芒,多了些厚重。他,真正重要的,不是喊口号赢下新闻标题,而是用时间和体系,在激烈的产业变革中,站稳脚跟,悄悄积蓄力量。

未来十年,李斌和蔚来,仍然选择走那条“看不见但很远”的路。


全部评论 0

小艾灵 1857篇文章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