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爱奇艺的“迷雾剧场”又推出了王炸作品。
由秦昊和韩庚主演的《借命而生》播出,短短几集就引发热议。
有网友打趣地说:
好消息是:电影级质感,影帝级演员,有点像《漫长的季节》,非常好看。
坏消息是:导演是陆川。
不过这部剧播出后,虽然褒贬不一,但大家公认整部剧还是品质在线的。
唯一让人意外的,讨论度最高的,不是陆川的导演水准,也不是秦昊和韩庚的双雄戏份,而是青年演员史彭元的死刑戏。
史彭元是谁,很多人或许不熟。
但如果提到《隐秘的角落》里的少年严良,《抓娃娃》里的马继业,很多人立刻就有了印象。
没错,这部剧是秦昊和史彭元的二次合作,是张东升和严良的双向奔赴。
而史彭元经过几年的历练,演技早已不同以往。
他饰演的少年犯,故事张力够,角色弧光足,是他出道至今演过的最复杂的角色。
今天我们就从他的死刑戏说起,盘点一下华语影视史上那些经典的“死刑戏”,看看他的表演能否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一、《烈日灼心》邓超
“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”
电影《烈日灼心》有两大名场面。
一个是王砚辉的审讯戏,真实得像是在看大案录像。
一个是邓超的注射死刑戏,也是全片最具震撼力和争议性的片段。
电影中,邓超饰演的辛小丰参与了7年前的灭门惨案,多年来一直活在罪恶之中。
他试图以协警的身份获得救赎,然而真相大白,死刑成了他赎罪的重点。
在这场死刑戏中,辛小丰经历了巨大的情绪起伏。
带着罪恶生活了7年,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?
所以第一阶段,刚进入执行室时,辛小丰是平静接受的。
即使法医在他胸口贴上电极片,他也克制着身体不颤抖,但呼吸频率还是出于本能急速加快。
第二阶段,随着执行命令下达,法医开始在辛小丰手臂上扎入针管。
待回血后,开始缓慢推动注射器。
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到来,身体开始本能反应。
观众能明显看到他胸口剧烈起伏,嘴唇止不住地抖动。
第三阶段,辛小丰露出笑容,又撇头看了一眼身旁的杨自道。
某种意义上,他是“求死”的,这么多年沉重的枷锁终于要放下了。
第四阶段,是死亡前的真实身体表现。
身体机能逐渐停止,辛小丰的笑容也渐渐消失,随即变成一种无法控制抽搐的奇怪表情。
最后,他的一只眼睛半睁着,一只眼睛已经闭上,动作幅度因为死亡的到来越来越小,直至消失。
整场戏,邓超演出了四个层次。
这是辛小丰这个角色的终章,却是邓超这位演员的里程碑。
为了追求真实感,拍摄时他要求医生进行真实的静脉注射,并且加快推进速度,用来表现真实的生理反应。
尽管针管内为葡萄糖,但反复的拍摄让邓超经历了耳鸣、手指发麻,甚至短暂抽筋,现场副导演一度以为他真死了。
极致的身体反应被镜头完整捕捉,呈现出的小狗很像濒死时的真实身体反应。
邓超躺在那里,用面部肌肉抽搐、呼吸节奏的变化,以及那一滴点睛之笔的眼泪,将角色的复杂性演了出来。
原版镜头采用了3分51秒的长镜头,成片时因为剪辑略显割裂,但邓超依旧完整传递了死亡推进全过程。
有部分观众指出,真实执行死刑时,会先注射麻醉剂,再注射氯化钾,不会给你那么多戏的。
但别忘了,艺术本来就是要超越真实的。
特别是最后打在辛小丰眼皮上的那束光,绝不是画蛇添足,而是暗示了他走出阴霾,直面阳光,得到了救赎。
华语犯罪片经典就此诞生。
二、《毒战》古天乐
纪录片般的寒入骨髓外,还有“弦外之音”
同样是注射死亡,电影《毒战》相比《烈日灼心》,要冷静克制很多。
区别在于两点。
《烈日灼心》里的辛小丰,是有人性底色的,导演故意给他加戏,让他有赎罪的机会。
《毒战》里,古天乐饰演的是大毒枭蔡添明,被捕后还耍弄警察,是纯粹的坏蛋。
惩罚这样的恶人,不需要太多柔性笔墨。
此外,《烈日灼心》的导演是曹保平,内地犯罪片之父,最擅长制造视觉冲击。
而《毒战》的导演杜琪峰,是港片里的哲学家,他的镜头语言简洁克制,更注重弦外之音。
有了这样的认识,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古天乐的这场死刑戏。
导演全程使用冷色调和固定机位拍摄,镜头就像手术刀般精准记录了死刑的过程。
蔡添明被固定在金属床上,一代毒枭在临死前丑态百出。
他青筋暴起,嘴巴不断嘟囔着,想靠情报来换一条命。
aaa
热门推荐
全部评论 0